2020年10月,株式会社MEDMET迁址到EPS总部地址办公。

EPS是目前日本最大的CRO公司,东证一部(4282)上市公司。

EPS集团自1991年创立以来,以医药品研发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一直致力于健康产业的专业服务事业。在事业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为了强化经营管理,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EPS集团于2015年1月1日改制成以EPS控股株式会社为龙头的集团体制。在新的体制下,集团全体员工将继续信守“向客户提供高附加价值的解决方案,为健康产业的发展作贡献”的企业理念,名称EPS(Ever Progressing System),不断创新,积极进取,为满足客户需求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仅3名员工出发的EPS,在医药品研发相关业务专业化外包化的时代大潮中,秉承“以客为先,以商为轴,以人为本”的行为准则,不断成长壮大,2001年作为行业首发在JASDAQ(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2006年晋升到东京证券交易所I部(主板市场),成为日本CRO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集团旗下子公司已达40余家,涵盖从日本到中国、亚太、北美的各个地域,在国际临床试验及各国注册申请业务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7年9月,集团员工已超出5,200人。

EPS公司网址:https://www.eps-holdings.co.jp/

EPS创始人故事 (引自媒体:中新经纬)

EPS创始人严浩先生1979年考入天津大学,后被选为赴日公派留学生,于1981年到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学习,在完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业后,严浩又进入东京大学攻读医学统计博士研究生。1991年,严浩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创办了EPS公司。如今,EPS公司已成长为拥有近6000名员工的为医药品、医疗器械研发提供专业服务的跨国集团。

在担任EPS集团总裁的同时,1999年,严浩作为发起人参与成立日本中华总商会的工作,并先后担任副会长、会长。2009年他再次被选为会长并担任该职务至今。“没有组织的生意人就叫商人,有组织的商人是企业家,他们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严浩称。

如今,严浩的EPS集团不仅致力于搭建中日医药产业的技术交流和产品转化的基地平台,还将日本领先的医药研发技术引进中国,为中国培养医药研发的专业人才。

日本中华总商会会长、EPS集团总裁严浩 中新经纬 李颖 摄

留学日本获得“第一桶金”

为了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改革开放初期,教育部从各高校选派成绩优异的学生赴海外留学,严浩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时候的留学生很少,我们那批到日本的留学生一共100人,被分到日本各地的大学学习,每所大学只有几个中国人。”严浩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道。

在公派留学的年代,留学生的学校及专业都是由教育部直接安排,严浩被分配到山梨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在攻读完本科、硕士课程后,他为寻求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很快又考入了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攻读医学统计博士研究生。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医药界需要对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做科学的医学统计,用严格的数据分析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在当时的日本,懂医又学统计的人才非常少。因此,还没博士毕业的严浩就被导师分派任务,开始独立“做项目”。医学统计是现代医学、尤其是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严浩所做的“医学统计项目”,是对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现象进行概括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和医学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随着接手项目的增多,严浩的收入也快速提高。“在本科阶段,我曾在百货大楼当过服务生,在搬家公司做过搬运工,也给日本的初中生当过辅导老师,那时候的薪水很低。”严浩说,在研究生做项目阶段,特别是承接了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项目还有评估抗生素的药效评价系统,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700万日元,在当时相当于7万美元,严浩笑称,自己是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在学习期间积累的这些资金和项目经验,也为严浩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从三人团队成长为跨国集团

随着协助导师做医药品研发项目的增加,严浩在业内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大的医药公司主动找到他,有的还建议他成立公司,这样合作沟通起来更规范方便。1991年,严浩和另外两名中国留学生一起成立了EPS公司。

EPS创业初期公司员工合影 受访者供图

不过,真正让严浩下定决心把EPS当成事业来做的是在1993年。“创业前两年,团队主要承接的还是短期的统计项目。后来,随着EPS项目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大规模招聘新人,也就是这个时期,我开始意识到这些日本员工是信任公司才来应聘的,我必须要对他们负责,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严浩称。

自大规模招新人以后,严浩开始慎重考虑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如何扩大经营拓展业务以及如何进行本土化发展。1993年,严浩将公司的业务重心由临床试验软件开发,转向了药品上市前的研发外包。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日本政府的抗高血脂项目,很多大公司在竞争,但最终是我们EPS公司中标了,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十年,收集患者的数据有3000箱,最后在美国心脏学会相关期刊上协助发表了很多论文,当时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严浩回忆道。

这个为期十年的项目为EPS公司带来了近1亿美元的收入。在这十年中,EPS公司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团队业务体系。2001年,EPS公司在日本的JASDAQ(创业板)上市,2006年,日益壮大的EPS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主板)上市的企业。

目前,EPS集团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亚洲CRO(专业从事药品研发的合同研究组织)龙头企业,集团旗下拥有30多家子公司,遍布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11月,严浩被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经济杂志《财界》评为年度经营者奖,这是在日华人首次获此殊荣。

创办商会,凝聚华人企业家力量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大量的中国年轻人赴日本寻梦,其中很多人抓住机遇创业成功。于是,在日华侨华人经营的企业开始逐渐增多,一些人意识到,需要成立一个组织,来团结和凝聚华人企业家的力量,促进相互交流的呼声也愈来愈高。1999年9月9日,严浩等人发起成立了日本中华总商会,严浩先后担任副会长、会长,2009年他再次当选为会长并担任该职务至今。

严浩在日本中华总商会主办的第三届华商经济论坛开幕式致辞(受访者供图)

为了促进企业会员的自身的发展,日本总商会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每月举办讲座例会,组织回国考察团以及开展慈善活动等资源对接服务。

据严浩介绍,目前,日本中华总商会有300多家核心企业会员,包括7家上市公司,间接会员企业则达到上千家,涉及医药、金融投资、物流、农业、餐饮、贸易、零售等行业。

搭建中日医疗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EPS集团投资4500万美元成立了“益新(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区域总部落户苏州工业园区,随后,严浩在上海、南通、常州等地相继开办了近10家子公司。

座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益新中国总部 受访者供图

  严浩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对于中国的“精准扶贫”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将日本先进的医药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帮助国内培养医药品研发所需要的青年人才,严浩计划将苏州总部的“益新(中国)有限公司”打造成为中日医疗医药产业的技术交流、产品转化的基地平台。

目前,EPS集团完成了在华事业的整体布局,确立了以“益通医疗”(即医疗器械事业)与“益新医药”(即医药品事业)为主业,IT服务外包、投资运营管理、职业教育培训等为辅业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

“中国有句老话叫‘筑巢引凤’,益新人才培养基地就是‘巢’,要让日本企业感到基地是真正用来做研发的,要让他们明白技术转化对双方都有利,才能帮助中国的医疗医药研发产业获得真正发展。”严浩说。

社会活动集锦

在日本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8年5月,严浩与胡锦涛国家主席在横滨合影。

严浩总裁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华人拜年

在中国新春佳节之际,益新集团总裁(CEO)严浩受邀作为全球 50 位杰出华人之一, 登陆纽约时代广场,通过路透社大屏向全球华人拜年。